查看原文
其他

【天河英才】山登绝顶人为峰 ——记湖北玄鼓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饶会均

天河英才 2022-08-27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汉水汤汤,奔泻千里,几千里的滚滚东流孕育了伟大的大汉民族;秦岭巍巍,横亘南北,跨越古今的傲然挺立塑造了不绝的华夏文明。汉水的灵秀,秦山的厚重,凝结成了生长于斯的郧西人民奋斗不息的生命精神。夹河古镇,汉水玉带上缀结的一颗灵动的明珠。四十年前,从这山环水绕的土地上,在高低错落的鹅卵石河滩路上,一个衣衫褴褛的赤脚童子开始了艰辛的求学路;三十年前,他中考落榜,在迷茫落寞中奔向工地,开始了对生存的探索;二十年前,他在山西大同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元;十年前,作为煤炭老总,他一天的销售额可达200万元,在南北商界风生水起;如今,由他总投资近8亿元开发的郧西县龙潭河风景区和郧西县天河旅游区已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正在筹备上市打造多元化旅游又是他砥砺前行的神来之笔。

几十年的峥嵘岁月,他经受着生命的一次次浴火重生,实现了由一个贫家子弟到商界巨擘的华丽转身,他就是湖北玄鼓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饶会均。仁者爱山,饶会均喜欢登山,他更喜欢用登山形容自己的人生之路。一路稳步前行,时至今日,唯有他最能领会“山高人为峰”的那份心旷神怡!


辛酸童年,砥砺斗志


1970年,饶会均出生在夹河镇东沟村一个贫农家庭(注:当时农村是有成份划分的)。父亲是只有一个小学文化的党员小队长,母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爷爷在旧社会是一个的私塾先生,忠厚做人、勤劳做事是他们代代相传的家风。作为家里的长子,父母甚是喜欢,然而幼年的饶会均也不得不面对吃不饱饭、没衣裳穿的窘境。由于家大人多,爷爷奶奶、叔叔婶婶、父母兄妹,最多时家里有十三、四人,无房住、无床睡、无饭吃、无鞋穿成了他童年最深的记忆。曾记得,几个叔叔婶婶结婚,连婚房婚床都没地方放;家里辛辛苦苦喂的猪,腊月黄天里牵走抵缺粮款了;夏天,赤裸着身体和小伙伴玩耍,直接跳下河去洗澡;冬天,光着脚板儿满雪地跑。吃的家常饭,就是包谷糊稀饭,稀得能照出人影,必须捧着碗顺嘴喝,完全用不上筷子;偶尔放几块红薯一起煮,红薯就是难得的细粮了。白米饭是不敢奢望的,只有在过年时,母亲才抓一小把放进茶罐子煨在火炉里给小孩子们“开小灶”。

七岁时,他进入村里的大庙小学。书包是没有的,每天得赤着脚走上五六里高高低低的沿河路,下雨了就顶上一块塑料布遮雨。早出前、晚归后,都得帮家里干农活儿,即便如此,他一天也没逃过学。四年级到初中,他住到了外婆家,上学方便多了,生活也有了改善。外婆知书达理,谦和善良,她的口头禅是“日日待客不穷,夜夜做贼不富”,从不见她和任何人起过争执,由她主持公道村里谁都服,外婆的言传身教深刻地影响着饶会均幼小的心灵。转到新学校,被欺负是难免的,在学校的田地里干活时,本地孩子总是把泥浆往他脸上衣上涂,难免要挨外婆的批评。周末还得回家,帮父母干满满两天活,砍柴、挑水、挖地、割麦等样样他都是“内行”。每次总要到星期天晚上天黑定后才被放行,到校时往往晚自习已经下课,正打铃就寝了。寒暑假里,除了干家务活,得砍柴卖柴筹备自己的学费,早上五六点起床上山,十点钟左右已经扛着几十斤柴禾到了相邻的羊尾镇集市,卖柴所得收入,交学费之外尚有盈余,除了给家里买几副对联几斤油盐外,还给自己买几封鞭炮几个包子犒赏一下,一时的成就感冲淡了内心的酸苦。


宝剑出鞘,锋芒初露


1988年,饶会均初中毕业,可没能考上高中,怕别人嘲笑他落榜,哪儿也不敢去。落寞的他苦闷在家,痛苦地思索着人生的何去何从?剑鸣厘中,期之以声!

春节前,邻村一群在煤矿打工的人回家从门前经过,个个西装革履,手里的百元大钞甩得哗哗作响,背扛的双卡收录机里邓丽君的《路边鲜花不要采》歌声嘹亮,吸引了全村人出来看“稀奇”。饶会均心想——“大丈夫当如此也”。第二年的正月初六,他瞒着家人渡过汉水,踏上了北上大同的火车。父亲得知他要去随时有性命之危的煤矿,急得追到羊尾集镇的大街上,但儿子早无踪影,只能掩面落泪而回。

大同,天是灰蒙蒙的,山是光秃秃的,工地是黑乎乎的,带来的白被子不一会儿就变成黑色了,他此时的心情也如灰蒙蒙的天空一样冷落。井下,漆黑的洞子深不见底,作业机器“咣当、咣当”发响,矿灯忽明忽暗,呼吸憋闷,他不敢对人倾诉内心的恐惧,怕被开除。两三个人一组配合劳作,往矿车里铲煤,每天10多个小时的任务,得铲煤50吨,动作稍微慢一点,包工头就晴天霹雳般打骂起来。每天下班累得饭也做不了、吃不下,“咚”地一声倒头就睡着了,好在一个月能挣四五百元工资。这一年,他挣了3900元钱,成了村里的首富,出发时有一套西装革履的朴素愿望已经实现。大同,这个古人取意于“天下大同”的地名,注定要跟他结下深刻情缘。

随后,看他略有成功,一帮兄弟就跟上了他。凭着他的勤劳诚实获得了老板的赏识,他逐渐由普通铲煤工当到了小队长,再到大队长,月工资也由最初的四五百元涨到了1万元,再到2万元。1997年,在万元户还是普通大众一生的目标时,他已实现人生的第一个100万,给家里盖了起了楼房。


鲲鹏振羽,青云问志


1999年,再也不甘心做一个大队长的饶会均拿出了全部积蓄,开始承包洞子,有模有样地当起了煤炭老板。可是,一切还没进入正规,煤炭行业整体就陷入了困境,煤价断崖式下跌,积压严重,几个月下来拖欠工人工资就达76万元,工人时不时地闹罢工。应上缴的风险抵押金也一直拖欠未缴,随时面临被上级查封的危险。

然而祸不单行。正当饶会均在做困兽之斗的一天,突然经侦队来把他“请”走了,在矿上引起了震动。原来,他一口气承包了两个矿洞,引起了当地地痞势力的嫉恨,以偷税漏税、倒卖电缆等罪名栽赃陷害于他。好在他“身正不怕影子斜”,由于没什么事实证据,24小时后他被放了出来,却被罚款10万元。当时他的手头,连1万块也拿不出,哪里去筹10万元?患难显真情。一个朋友领他到一个高档小区拜访了一批朋友,逐一说明情况后,好心人为他筹集了10万块。在这里,他第一次流下感动的泪水。

无边的焦虑笼罩着他的同时,是对死神的恐惧。他和工人一样,不知道瓦斯什么时候会爆炸,不知道矿层哪一秒会坍塌,不知道爆破的烟雾哪一刻会把人呛昏,不知道牵引矿车的钢丝绳什么时候突然断裂?这样九死一生的经历,他自己也忘记究竟发生了多少次,每一秒都向上苍祈祷平安吉祥,每一天醒来发现——“哦,我还活着”,内心充满无比的欣慰与感恩。他能做的,就是竭力用心做事,规范管理,防范风险。

2000年,他又承包了两个洞子。2001年,他揽下来整个一面山沟的煤炭开采。在高峰时期,有2000多人给他干活,村里的老乡几乎都在他手下。就这样,饶会均慢慢从一名挖煤工成长为大同市南郊区的煤矿投资人,年缴纳税费3000余万元。2006年,他手上同时掌握着三个矿区的煤炭开采权,时任郧西县长冯安龙来到他的矿上考察,赞叹他的非凡成就,并提醒他“煤炭行业前脚是银行,后脚是地狱啊”。饶会均早也觉察到“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当年,他就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南戴河购置了一块面积为9万平方米的海滩,投资1.2个亿进行房地产开发,在天津购得一个3万多平方米的职业学校,投资5900万元开始兴办职业教育。2008年煤炭价格走势尚好,高峰期一天的销售收入可达200万元。然而他已敏锐感觉到煤炭行业即将发生重大转变,2009年饶会均从煤炭行业全身而退。是的,全国煤炭资源领域的“国进民退”战略,正在悄然袭来。


越鸟南栖,梦萦故土


2007年,饶会均在十堰市创建了广建投资公司,之后成功参与了武当路、白浪路、凯旋路天桥、十堰职业技术学院、郧阳师专新校区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建设,迄今为止在十堰城区成功参与了5亿多元的工程建设。

2009年,郧西提出“旅游立县”战略,饶会均果断决定把其事业的重心放在对家乡山水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上,彻底从煤矿中抽身。显然,旅游开发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见效慢,全然比不上煤炭开采的日进斗金。对于这一决定,亲朋好友纷纷表示不解:在郧西,能有几个游客?一投就得好几个亿,哪辈子才能回本?饶会均则说:“事业做到一定程度,不再属于自己,而属于社会。为了个人致富而赚钱,那充其量叫个老板;为了社会大众而经营,那才叫企业家。我回来投资,本来就是想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没有想过回报问题。”饶会均也感慨,他是大山的孩子,汉水哺育他长大,经受这么多困难境地,他喜欢置身于秀丽的家乡山水间的那份惬意。关于旅游开发的风险问题,他说:“我们创造的价值一半留给了后人,家乡人民这么热情,领导这么执着,就当是给郧西父老乡亲造福吧,也算是给子孙后辈们搭建一个创业的平台。”朴实的语言,道出了饶会均灵魂深处的那份洒脱与高贵。

2009年,饶会均仅用8个月的时间,投资1.3亿元将羊尾镇龙潭河打造成国家AAAA级风景区。昔日一个小山沟升级为中国“小雁荡”,成为鄂西北的一大精品景点,也为郧西县提供了近百个就业岗位。2010年12月18日,龙潭河景区正式对外开放,当年接待游客量就达到了10万人次,极大地带动了景区周边经济发展,助力了郧西的精准扶贫。2011年初始,他又创立了湖北玄鼓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开发郧西天河旅游区,当年即通过国家AAAA级景区的验收。他积极配合举办了多届郧西天河七夕文化旅游节“天河奇石展及七夕相亲交友会”“首届天河杯世界华语爱情诗大赛”等系列活动,目前已完成投资3.3亿元,桃花谷、情人谷、月阁、情岭、爱湖、鄂西北奇石馆、秦楚博物馆、停车场、巨型塑像、道观改建等一批高、大、上的旅游硬件项目圆满建成,近些年,一个高大上的国家AAAA级风景区完美呈现。2021年8月,天河文旅公司秉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宗旨,投资5千余万元,将风景区门口占地面积24亩、房屋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的场地建筑贡献出来,打造郧西县天河创新创业孵化园区,其中商业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公共服务区面积6000平方米,将为郧西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群体提供一个创业孵化的省级示范园区,建成后可容纳100余家企业,提供近500个就业岗位。

在旅游业上,饶会均继续坚持龙潭河风景区和天河风景区的“双鹤齐飞”,优化龙潭河的旅游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档升级天河旅游区玄鼓山核心景区。公司在他的带领下,坚持“诚信团结,锐意进取,顾客至上,回报社会”的宗旨,秉承“爱岗敬业,精诚团结,开拓创新,勇于超越”的精神,坚守“对员工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使命,将未来的发展方向规划为:一是结合精准扶贫,走“景区建设+美丽乡村+观光农业”融合发展路子,将天河风景区打造成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鄂西北休闲养生胜地;二是结合新科技与名人元素,走“道教文化+七夕文化+水文化”的文化融合路子, 挖掘天河风景区的精神文化内涵,增加景区建设的科技性和观赏性;三是结合“互联网+”发展新格局,走“景区+新媒体+资本”创新发展路子,提升景区建设升档,为郧西旅游奉献一个国家AAAAA级风景区,并实现湖北玄鼓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上市发展。


上善若水,泽被万物


人们不禁要问,饶会均从一个拌砂浆的打工仔到带领几千员工共同致富的老总,从一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山野少年到成为叱咤商海、富甲一方的时代名流,其成功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很多人喜欢用一句“人家命好”抹杀掉他人非常人的主观努力。如果硬是要糅合着宿命的道理,那就应该是“量大福大”!

老子《道德经》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如果说早年的饶会均一切的拼命努力是为了摆脱贫穷,那么衣食无忧后的他更多的是为了造福社会,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2005年,汉江流域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郧西县是受灾较重的地区之一。当时,他毫不犹豫地拿出10万元用于抗洪救灾,还直接买来大米送给灾民。2006年5月,看到通往村外的唯一道路仍然是一条窄小的泥巴路,外地车辆进不来,里面物资出不去,他随即捐资140万元修建了7公里水泥路,彻底改变了周边8000多人行路难问题。他深知穷人孩子读书机会的来之不易,在大同煤矿,为响应当地把煤老板“黑心变红心”倡议,他每年出资50万包联承担了一个村所有孩子的所有上学费用。家乡的一个贫家子弟考取了清华大学,他慷慨解囊,帮助孩子解决了学费难题。东沟村农民刘坤的两个孩子同时考上了研究生,他拿出2万元钱让孩子们交学费。老家有一位9岁的陈姓孤儿,饶会均包揽了他学习、生活的一切费用。截至目前,他先后已帮助50多名贫困孩子完成学业。

 2008年,惊闻汶川发生地震,他在公司组织捐款10万的基础上,个人又捐6万元。2014年,看到家乡东沟小学校舍破旧,他捐款10万元用于学校新建;得知金銮山学校建设困难,他又捐款10万元。为庆祝郧西解放60周年,他捐款10万元。为推动郧西七夕文化节的宣传造势,他先后捐款100多万元……像这样仗义疏财的善举,真难于一一罗列,他更喜欢“做好事不留名”的那份低调,当然他的义举带来的强大正能量不能不得到人们的传颂。饶会均总是说:“是党的政策圆了我的致富梦。致富思源回报社会,充实了我的事业,丰富了我的人生!”

饶会均凭借他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的品格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近年来,他获得了“中国诚信企业家”、第三届“共和国经济建设功勋人物”、“十堰市2010年旅游行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1年3月,荣获“全省为老区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底入围“十堰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候选人;2011年8月,荣获“中国郧西天河七夕文化旅游节先进个人”与“先进单位”;2012年3月,荣获“十堰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奖;2015年8月,被湖北省人社厅授予“湖北省返乡创业明星”称号。连续多年担任郧西县总商会名誉会长、县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面对卓越的成就和众多的荣誉,饶会均保持着一贯的淡定,只是暗暗决定要把未来的蓝图绘就得更加锦绣。


秦楚赤子,天河英才——饶会均,用他坚韧的品格、崇高的境界,书写了时代的英雄史篇!


作者:余祖超 李仁喜



编辑:马俊垚

责任编辑:余祖超

投稿邮箱:ma.bfbee@foxmail.com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